豌豆蛋白是完整的植物蛋白嗎?該選豌豆蛋白還是大豆蛋白呢?豌豆蛋白的功效、副作用、豌豆蛋白保健食品五大挑選策略

隨著近幾年運動、健身的風潮、與對自身健康的重視,開始會攝取大豆蛋白、豌豆蛋白、乳清蛋白。蛋白質作為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,不僅能幫助生長發育、還有助組織的修復、肌肉生長必備營養素。豌豆蛋白的功效是什麼?豌豆濃縮蛋白、豌豆分離蛋白的差異?蛋白質的建議攝取量、副作用、禁忌是什麼呢?最後分享豌豆蛋白商品的五大挑選策略。
目錄
- 豌豆蛋白是什麼?
- 植物性蛋白和動物性蛋白的差異?
- 該選哪種植物蛋白:豌豆蛋白和大豆蛋白的差異?
- 豌豆蛋白的種類有哪些?
- 豌豆蛋白的功效有哪些?
- 哪些人需要補充豌豆蛋白?
- 豌豆蛋白的每日建議攝取量?
- 豌豆蛋白什麼時後吃最好?
- 豌豆蛋白會有副作用嗎?可以長期食用豌豆蛋白嗎?
- 豌豆蛋白的禁忌有哪些?
- 豌豆蛋白保健食品的五大挑選策略
豌豆蛋白是什麼?
豌豆蛋白是從黃豌豆中提取的植物性蛋白質,亦屬於「完整蛋白質」,含有人體9種必需胺基酸,但甲硫胺酸含量相對較低,故有時以營養學角度分類上,會將豌豆蛋白視為不完整蛋白質。豌豆蛋白和大豆蛋白有許多相似之處,是作為素食者的肉類、或乳糖不耐症者的良好替代品。
植物性蛋白和動物性蛋白的差異?
胺基酸組成:
- 植物性蛋白:少數如大豆、豌豆、藜麥、蕎麥等屬於「完整蛋白質」,含有9種必需胺基酸 (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胺基酸),絕大多數屬於「不完整蛋白質」,如:米蛋白、燕麥、堅果。
- 動物性蛋白:被視為完整蛋白質,包括雞肉、牛肉、雞蛋、牛奶、乳清蛋白等製品。
營養素含量:
- 植物性蛋白:通常伴隨膳食纖維、植化素、多酚、維生素等營養素,且無膽固醇。
- 動物性蛋白:除了富含維生素B12、維生素D、鋅和鐵質,也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、膽固醇。
消化吸收率:
- 動物性蛋白:吸收率普遍高於植物性蛋白,人體利用率高。
- 植物性蛋白:受到纖維干擾吸收率較低,若經加工後可提高吸收率。
該選哪種植物蛋白:豌豆蛋白和大豆蛋白的差異?
豌豆蛋白和大豆蛋白是目前市售最常見的兩種植物性蛋白來源,兩者在營養價值上各有不同:
|
|
豌豆蛋白 |
大豆蛋白 |
|
胺基酸組成 |
完整蛋白(甲硫胺酸低) |
完整蛋白 |
|
吸收率 |
中等 |
高 |
|
口感 |
較為濃稠、略帶顆粒感 |
滑順、溶解性好、豆味明顯 |
|
過敏性 |
低 |
有 |
|
植化素 |
BCAA |
異黃酮 |
豌豆蛋白的種類有哪些?
市售常見的豌豆蛋白產品,主要分為兩大類:
豌豆濃縮蛋白 (Pea Protein Concentrate):最常見、最基本的豌豆蛋白類型
- 蛋白質含量約50~70%
- 以水溶性差異和噴霧乾燥後濃縮,去除豌豆中部份碳水化合物和脂肪
- 保留部分膳食纖維,豌豆本身風味明顯
- 溶解度與吸收率皆不如豌豆分離蛋白
- 價格相對親民
豌豆分離蛋白 (Pea Protein Isolate):純度最高、吸收率更高的豌豆蛋白類型
- 蛋白質含量高達80~90%以上
- 經過更精細的加工過程,幾乎完全去除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纖維
- 口感細緻,豌豆本身味道比較淡
- 溶解度最佳,吸收率比豌豆濃縮蛋白高
- 價格相對較高
豌豆蛋白的功效有哪些?
豌豆蛋白功效1:營養補給、蛋白質可用於肌肉生長
豌豆蛋白能補充胺基酸等多種營養素,但需留意甲硫胺酸含量相對較低,適合健身族群運動後、銀髮族的日常蛋白質的營養補給來源。
豌豆蛋白功效2:維持消化道機能健康
豌豆蛋白中含有膳食纖維與高蛋白,能增加飽足感,膳食纖維也能維持消化道機能。
哪些人需要補充豌豆蛋白?
- 銀髮族、注重養生保健者
- 運動員、健身族群
- 素食者族群
- 對於乳糖會過敏、乳糖不耐症者
- 對大豆過敏者
- 正在進行飲食控制的族群
豌豆蛋白的每日建議攝取量?
豌豆蛋白的攝取量沒有單一標準,需根據個人的活動量、身體狀況而定。一般正常成人的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攝取0.8~1.1公克,若有進行健身運動者,建議提高至每公斤體重 1.2~2公克。
舉例來說,70公斤的成人每日至少需要攝取到56~77公克的蛋白質;假如有在從事運動或固定健身,需提高至84~140公克的蛋白質。
特別留意,每日均衡的三餐飲食攝取,仍是蛋白質的重要攝取來源,適度搭配豌豆蛋白補足飲食上的不足即可,若有在鍛鍊健身者,對於蛋白質的需求可以再多攝取一些。
豌豆蛋白什麼時後吃最好?
若是日常營養補給蛋白質攝取,建議可以在早餐飯前、餐與餐之間、或睡前食用,除了有助於蛋白質補充外,也能維持飽足感。若是有在運動、健身,可於運動後30~60分鐘食用,對於蛋白質的吸收、利用率最高。
豌豆蛋白會有副作用嗎?可以長期食用豌豆蛋白嗎?
豌豆蛋白是非常安全的營養補充品,根據每日建議攝取量食用是安全無虞的,即便是長期食用也不會造成不良反應或副作用。
然而,由於個人體質差異、或每日食用過量的蛋白質,仍可能出現消化道不適、輕微腹瀉或過敏反應等症狀。此外,需避免蛋白質與高纖食物同時大量攝取,以免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。
豌豆蛋白的禁忌有哪些?
以下族群建議避免或謹慎食用豌豆蛋白,或先諮詢醫師意見:
- 腎臟功能不佳者
- 痛風、或高普林患者需留意攝取量
豌豆蛋白保健食品的五大挑選策略
-
推薦挑選蛋白質含量適合的豌豆蛋白保健食品:
在挑選豌豆蛋白質商品前,需詳閱產品營養標示,確認攝取蛋白質含量的多寡,並依據個人每日三餐飲食中獲取的蛋白質量多寡,適度補充豌豆蛋白。尤其豌豆蛋白的甲硫胺酸含量相對較低,若能搭配其他蛋白來源的複方產品,如大豆蛋白+豌豆蛋白、豌豆蛋白+米蛋白等,便能彌補這塊營養需求缺口。
-
推薦挑選適合的豌豆蛋白來源的保健食品:
豌豆蛋白的來源種類,可分為:濃縮豌豆蛋白和分離豌豆蛋白。兩者在蛋白質純度、營養素多寡、價格高低都有差異,若僅需維持日常蛋白質的補充,選擇豌豆濃縮蛋白即足夠,若是從事高強度的健身或運動員,則建議選擇豌豆分離蛋白。
-
推薦挑選低糖分、低添加物的豌豆蛋白商品:
無論是大豆、豌豆蛋白仍會帶有豆味,為了維持好口感,難免會添加一些調味或添加物,建議挑選前先查閱產品成分,盡可能挑選成分單純、避免不必要的糖分、甜味劑、添加物的豌豆蛋白商品。
-
推薦挑選有通過重金屬、無農藥殘留等第三方檢驗的豌豆蛋白保健食品:
豌豆蛋白屬於植物來源成分,豌豆來源的安全性也是需要考量的因素之一,商品若有經第三方檢驗如:微生物、重金屬、農藥殘留等報告檢驗通過,才能吃得更安心。
-
推薦挑選獨立單包小包裝粉末形式的豌豆蛋白保健食品:
市售豌豆蛋白的商品相當多元,包裝型態也從大包裝罐裝粉末(500公克~1公斤)、袋裝粉末(300公克~1公斤)、單包小包裝粉末(隨身包)(20~30公克)、甚至是加工製作成蛋白棒(能量棒)等各式型態,能適應不同族群與使用情境。建議挑選獨立單包小包裝(隨身包)的豌豆蛋白商品,不僅方便攜帶與食用,每次一包不怕商品長期開開關關取用而受潮、結塊。
🔔 活萃泱嚴選推薦商品:運動健身保健推薦 🛒
優質保健食品BCAA、酵母鋅、肉鹼等商品
單品最高享有買五送一多入折扣
經過以上介紹,是否對豌豆蛋白的功效、副作用、食用方式、時間點有初步概念了呢? 營養素相當多,各有各的保健訴求,若想更進一步了解自己適合哪些營養素,歡迎加入活萃泱LINE官方帳號,與專業人士一對一諮詢,幫您在挑選上化繁為簡唷!
👉 立即加入活萃泱LINE官方帳號,與專人進行保健諮詢服務! 👈
延伸閱讀:
是否攝取『大豆蛋白』來源的蛋白質更優質...
納豆激酶可以搭配『魚油EPA』一次吃嗎...
★ 歡迎加入活萃泱官方帳號獲取更多資訊 ★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