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婦、素食者能吃魚油嗎?食用魚油DHA、EPA的功效、副作用或禁忌?只有魚油能攝取Omega-3脂肪酸嗎?
魚油是台灣相當熱門的保健食品品類,彷彿沒吃過魚油就沒吃過保健食品一樣!魚油的營養成分主要是Omega-3不飽和脂肪酸的EPA、DHA,補充魚油有什麼功效、營養價值呢?魚油每日建議攝取量是多少?睡前可以吃魚油嗎?長期食用魚油會有副作用、禁忌嗎?孕婦、素食者能攝取魚油嗎?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魚油的正確吃法與五大挑選策略吧!
目錄
- 魚油是什麼?
- 魚油的營養成分?
- 補充魚油Omega-3脂肪酸的營養價值?
- 魚油的功效好處?
- 魚油的攝取量是多少?
- 魚油該什麼時候吃?睡前可以吃魚油嗎?
- 長期食用魚油會有副作用?
- 魚油的食用禁忌?
- 懷孕期間孕婦適合食用魚油嗎?孕婦建議藻油DHA嗎?
- 魚油不能和什麼一起吃?
- 挑選魚油的五大策略
- 素食者能否攝取魚油?只有魚油含Omega-3嗎?
魚油是什麼?
魚油 (Fish Oils) 泛指從魚類脂肪中提取的油脂,這些魚類通常來自深海魚類,譬如鯖魚、鯡魚、鮭魚等,因攝取深海藻類,並將EPA、DHA等Omega-3脂肪酸累積於魚類脂肪中,經各種專利萃取方式獲得的油脂,便是我們所謂的魚油。
魚油的營養成分?
魚油成分中營養價值最高的,就是豐富的Omega-3脂肪酸 (ω-3),Omega-3屬於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一種,包含ALA (α-亞麻酸、次亞麻油酸)、EPA (二十碳五烯酸)和DHA (二十二碳六烯酸)。
-
ALA (α-Linolenic acid):
可從印加果油、亞麻仁油、核桃、堅果等油脂中攝取,ALA必須轉換成EPA、DHA,才能被人體直接使用,但轉換效率並不高。
-
EPA (Eicosapentaenoic acid)、DHA (Docosahexaenoic Acid):
可從鮭魚、鮪魚、鯖魚、秋刀魚等深海魚類油脂中攝取,是魚油最主要的成分。EPA主要能促進新陳代謝、調整體質、循環健康;DHA則有助於活絡思緒、靈活思考。
補充魚油Omega-3脂肪酸的營養價值?
現代人飲食型態多元,烹調常用的沙拉油、葵花油、花生油皆以Omega-6脂肪酸為主成分,多數人都有Omega-6攝取過多、Omega-3攝取過少的情況。根據美國研究指出,Omega-3和Omega-6油脂攝取的最佳比例為1:1,因此適度補充魚油Omega-3脂肪酸,以維持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取平衡,對健康是有幫助的!
魚油的功效好處?
-
魚油功效1:調節生理機能
由於人體無法自行合成Omega-3脂肪酸,必須透過飲食中獲取,故均衡的攝取Omega-3不飽和脂肪酸是必要的,其中EPA、DHA經許多文獻中證實,對於人體有著正向的保健效益,有助於調節生理機能。
-
魚油功效2:促進新陳代謝、調整體質
EPA主要能幫助循環健康、促進新陳代謝,對於長期外食族、上班族或是年長者的健康都非常適合。
-
魚油功效3:活絡思緒、靈活思考
DHA已有不少文獻研究指出,無論是兒童、青少年發展,尤其是學生族群、年長者或孕婦、胎兒發育,都是非常適合攝取的營養素,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。
魚油的攝取量是多少?
食用魚油最主要是為了攝取Omega-3脂肪酸中的EPA與DHA,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(FDA)建議,Omega-3脂肪酸每日建議攝取量不超過3000mg,而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(TFDA)則建議Omega-3脂肪酸每日建議攝取量不超過2000mg。
攝取魚油可別只看魚油的含量大小,特別注意魚油中Omega-3的「濃度」,也就是EPA+DHA的「實際含量」。通常成人每日補充1000mg左右的Omega-3脂肪酸(EPA+DHA)就蠻充足的,可視個人身體狀況增減。
魚油該什麼時候吃?睡前可以吃魚油嗎?
魚油本身屬於脂溶性營養素,最佳的食用時間是隨餐吃或飯後吃,搭配食物油脂一同消化,魚油還有助於提升食物中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效率,因此並不建議在空腹、或睡前吃魚油。
長期食用魚油會有副作用?
正常攝取方式下,魚油是非常安全且優質的Omega-3脂肪酸攝取來源,依照每日建議量攝取魚油,並不會有副作用。然而,若魚油食用過量,或空腹、飯前食用魚油,有些人可能產生噁心、消化道不適的情況。
魚油的食用禁忌?
雖然魚油的安全性極高,以下特定族群在食用魚油前需要特別謹慎,若有必要建議先諮詢醫師或專業藥師、營養師的建議後再行食用:
-
正在服用抗凝血劑或阿斯匹靈
這類藥物具有抗凝血的作用,若同時食用魚油有可能會產生交互作用。
-
對於海鮮或魚類過敏者
對於海鮮和魚類過敏者有可能會產生不良反應,建議不要食用。
-
凝血功能異常者
食用魚油可能會有非預期的狀況,並不建議食用。
-
即將進行手術的患者
手術前後需特別遵循醫生指示攝取營養,並避免魚油的攝取,以免增加不必要的手術風險。
-
懷孕第三期的孕媽咪
預產期前不建議食用魚油,以免增加分娩時非預期的風險。
懷孕期間孕婦適合食用魚油嗎?孕婦建議藻油DHA嗎?
孕婦透過魚油攝取DHA是非常適合的營養補給,且DHA對於胎兒在前期發育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,是胎兒建構學習力與潛能的關鍵時期。懷孕初期、中期非常適合透過魚油來補充DHA,根據WHO建議,懷孕期間DHA每日建議攝取200mg以上!
不過,由於魚油中的EPA可能會增加分娩時非預期的風險,故當懷孕後期 (第三期、約30週後) 開始,建議先暫停魚油的攝取,或是改以DHA為主的藻油DHA取代魚油,會是孕期間維持DHA攝取的另一種不錯來源!
魚油不能和什麼一起吃?
現代人每天都要食用很多種保健食品,小心NG的營養素搭配,反倒讓吃進去的營養素浪費掉! 食用魚油時不能和以下營養素一同食用:
- 魚油 + 鈣:會影響彼此的吸收,也容易有消化道不適。
- 魚油 + 膳食纖維:脂肪酸容易與纖維結合,進而排出體外,影響吸收。
挑選魚油的五大策略
-
挑選原料天然純淨、無重金屬汙染來源的魚種
海洋魚類位居食物鏈上層,容易有重金屬汙染問題,可選擇天然純淨、深海小型魚種來源的魚油為主,且經國際魚油認證IFOS、第三方檢驗單位重金屬檢驗合格的商品,食用才安心。
-
挑選經專利萃取技術來源的魚油,品質才有保障
經由專利萃取技術來源的魚油,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有機溶劑殘留,減少長期食用對身體的負擔。
-
挑選Omega-3濃度80%以上的魚油商品
魚油濃度越高,代表魚油中Omega-3的含量越高,也就是實際EPA+DHA的含量。若以1000mg魚油為例,濃度80%表示含有Omega-3(EPA+DHA) 800mg的量,攝取起來效率才好。
-
挑選rTG型態魚油,吸收率、生物利用率較高
根據魚油萃取加工過程,可分為三種型態:TG (Triglyceride)、EE (Ethyl Ester)、rTG (Re-Esterified Triglyceride)。TG是最原始型態的魚油型態,隨著魚油的精煉與酯化處理,而產生EE或rTG型態的魚油, Omega-3 (EPA、DHA)的濃度也會隨之提高,其中rTG的魚油型態的濃度可達70%以上,吸收率、生物利用率也更好。
-
挑選PTP片獨立包裝,避免受潮、穩定度更好
比起瓶裝,選用PTP片獨立包裝的魚油,可以減少頻繁開關瓶器時,造成魚油受潮、氧化、變質的風險,也能避免軟膠囊黏滯在一起的困擾。
素食者能否攝取魚油?只有魚油含Omega-3嗎?
魚油來自於魚類脂肪萃取,故屬於葷食,素食者基本上是無法食用魚油的。
然而,Omega-3除了動物性來源外(深海魚類),植物性來源也是很好的攝取方式,譬如:藻類、印加果油、亞麻仁油、核桃、堅果等。
上述有提到Omega-3與Omega-6脂肪酸的攝取平衡,對於健康維持是有其必要,尤其素食者無法食用肉類,須格外留意各種營養素的攝取,故素食者若想要補充Omega-3脂肪酸,建議可以選擇透過植物性油脂如:印加果油來源攝取。
經過以上介紹,是否對魚油DHA、EPA的營養價值、食用方式、時間點有初步概念了呢? 營養素相當多,各有各的保健訴求,若想更進一步了解自己適合哪些營養素,歡迎加入活萃泱LINE官方帳號,與專業人士一對一諮詢,幫您在挑選上化繁為簡唷!
延伸閱讀:
有素食者魚油之稱的『印加果油』是什麼...
食用魚油或『磷蝦油』誰比較有保健效益...
★ 歡迎加入活萃泱官方帳號獲取更多資訊 ★